作为一名80后,我有着与大部分同龄人相似的成长经历--除了上学,还参加过很多课外辅导班,有作文班、英语班、奥数班……但今天,在告别学生生涯工作后竟参加了一个让我觉得最有兴趣的班——插花班,因为平常我们参加培训班,都是为了考试、考证或者是工作,而这次不是,纯属是兴趣,感觉既兴奋又放松,但同时也充满挑战。
其实,能有这样的经历,还要感谢我的小伙伴。一次,本来我们约好了下午一起逛街,结果却因为她要去上插花课,约会只能改成晚上一起吃饭,被“放鸽子”的我很不爽,想在吃晚饭的时候,小唠叨她一下,但却意外收到她亲手制作的花篮,还说要作为“赔罪”礼物送给我。当时,感觉除了惊讶,还有一丝怀疑,因为回想起来,这个眼前从小到大连缝衣服都不会的笨丫头,居然能学会插花,她的老师到底得有何等得能耐啊。她一边笑呵呵地哄我开心,一边和我分享着她上课的小插曲。我听后觉得很有意思,也通过她的介绍慢慢让我对这个花艺课堂有了初步认识。
这是刚从望京搬到北新桥一带的胡同里,隐匿在酱坊西夹道的一个四合院中的“一朵小院”。大家可以随意坐在房间里,像家一样,有茶、甜点、咖啡,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学花艺。上完课,拿上自己的花艺作品回家,就是这么简单。
来到这里你没有考试的压力,你不会觉得上课是一种负担。除花艺课之外,这里还设置了零基础的水彩课程和钩编课程。与其把这里定义为“课堂”,不如说它是“生活馆”更恰当。于是,我决定亲自去小院一探究竟,来到小院,成了一名花艺学员。
初次与老师、同学见面,就像老朋友聚会一样,感觉气氛融洽,每个班人数大多在10人左右,来自各行各业,有编辑、记者,有公关、金融人士,还有模特……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——感受生活带来的另一种美。
简单的自我介绍后,便开始了第一节插花课:花环制作。课上按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,时长为三小时左右。
老师并没有着急讲解插花技巧,而是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老师有位女友远嫁欧洲,公公让她亲手做一个花环送给亲朋好友,这样的习俗就如同国内办婚礼,新娘子会做一些美食款待亲友一样,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考察出新媳妇的“手艺”。可见,在欧洲花艺的普及率是相当高的,而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。听了老师的故事后,班上的姑娘们打趣说,“就算是为了嫁人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!”于是,大家更有了学习的动力。
在欢笑中,老师开始了细致的讲解。首先,对插花概念做了简要分类,对比了中式、西式插花的不同,通过花量、插花图形以及花器的选择、作品的效果做了图片对比,让这些毫无基础的学员一目了然。既然是手工课,就离不开各种工具,对于插花来说,铁丝固定是必不可少的,但不学不知道,使用铁丝也是大有诀窍的。我们先把铁丝剪成4段,做成“U”形,但太短起不到固定的作用,太长又会穿过花泥,拿花的时候有可能伤到手,所以一定要根据器皿将铁丝剪成最适宜的长度。
学会使用工具后,我们终于看到了插花课的“主角”——各种鲜花,尤加利(桉树)、洋桔梗、雏菊、侧柏和栀子叶。尤加利由于清凉略带樟脑味,夏天可以起到清凉身体、舒缓情绪、提神醒脑的作用。老师说,由于插花是一门“应季、应景、应色”的综合课程,所以在花材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周到。除了适合当时天气的花,还要有枝、有叶,配色全齐。
工具、花材准备齐全,我们进入了第二环节:动手操作。但比较特别的是,老师上课从不做完整的示范,只讲解插花的方法,让学员发挥想象,自由创作。这样即便是学员下了课堂,拿到不同的花材,也可以将所学融汇贯通。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这些初级学员受益匪浅。
插花小贴士
花环制作技巧:
1. 条状树枝,要从花泥里面开始缠绕,将花泥全部遮挡在花材里面;
2. 使用铁丝固定时,注意松紧的调节,太松或太紧都会造成花环整体的“胖瘦不均”;
3. 进行打底工作时,尽量搭配两种花材,以免效果单调。插入叶片花材时,深度控制在2至3厘米之间,并顺时针转圈,叶片不要铺得过于饱满。
易犯错误:
1. 裸露花泥。操作起来很容易出现,尽量避免;
2. 触碰花朵。不要用手去触碰花朵,要拿住花茎轻轻平送;
3. 将铁丝折成其他形状。一定要将铁丝折成“U”形,才能起到固定的效果;
4. 乱配色。配色如同穿衣,三种主色最适宜。
5. 层数过多。不要一层一层往上叠,而是要做减法。(夏良)
第一步
第二步
第三步
第四步
第五步
第六步
|